不赡养老人能否继承宅基地
不赡养老人不可以继承宅基地,需要明确的是,宅基地本身是农村集体所有,个人只有用权,没所有权,因此没有继承宅基地的问题。
1.宅基地上的房子等建筑物则可以作为遗产进行继承,但继承权遭到赡养义务履行状况的影响。
2.假如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,虽然不可以直接剥夺其对宅基地上房子的继承权,但在遗产分配时,法院或许会考虑这一原因,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少分或不分遗产。
3.假如老人未立遗嘱,根据法定继承顺序,配偶、子女、爸爸妈妈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若,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,可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。
4.若儿媳不赡养老人,则不在第一顺位继承人中,若儿子先于老人过世,儿子的晚辈直系血亲(如孙子)可以代位继承,但首要条件是孙子有能力且未尽赡养义务的,或许会少分或不分遗产。
2、宅基地的承包权与继承问题
宅基地的承包权是以户为单位,而非个人,因此,宅基地的承包权没有继承问题,只有集体经济组织才有权收回。
1.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,对于一户的土地承包权,只有在该户消亡时,集体经济组织才有权收回土地,重新进行分配。在此之前,户内的成员都有权继续承包土地。
2.宅基地上的房子等建筑物可以作为遗产进行继承,但继承人在继承房子后,应继续履行宅基地用权的有关义务,如不能擅自改变土地作用与功效等。
未尽赡养义务影响遗产继承吗
找法网提醒你,未尽赡养义务确实会干扰遗产继承。
1.在法定继承的状况下,假如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,法院在分配遗产时或许会考虑这一原因,对不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少分或不分遗产,为了维护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,鼓励子女履行赡养义务。
2.假如老生活前立有遗嘱,并明确指定了遗产的分配方法,那样遗嘱继承将优先于法定继承,即便子女未尽赡养义务,也会根据遗嘱获得相应的遗产份额。
3.假如遗嘱存在违法或无效的情形(如未留必要份额给缺少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等),则可能没办法实行。
4.法律规定方面,《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了遗产的继承顺序和范围。在分配遗产时,应充分考虑赡养义务的履行状况,确保公平、合理。